21世纪培训网_《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危机管理与媒体沟通》线上
你的位置:首页 > 公开课 > 《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危机管理与媒体沟通》线上 > 课程详情

《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危机管理与媒体沟通》线上

开课时间:2022 课程价格:
¥980
天数:1天 课程时长:6
开课地点:线上培训 授课讲师:熊老师
专业分类: 线上课程、线上课程:战略管理、线上课程:企业经营、企业经营类、企业经营类:商业模式、企业经营类:危机风险管理
适合岗位:
关 键 字: 互联网时代的,企业危机管理,媒体沟通
课程介绍

开课计划

城市 天数 价格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
线上 1 98013-13

课程大纲

课程大纲:


一、危机应对入门准则及最高准则

1、三大入门准则:

黄金时间准则;

保护弱者准则;

说比做还要重要的准则。

2、最高准则:争取社会资源的帮助。

二、危机管理的三个台阶

第一个台阶:控制而非解决危机

掏空自己的思维、不涉及责任。

第二个台阶:解决危机,三个过程的统一:

整合内外一切资源的过程;

管理社会的过程;  寻求他证的过程。

第三个台阶:危机管理的情感性及艺术性。    

三、企业危机管理的十大机制

预警机制           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

决策和执行机制     信息管理机制

监督和责任机制     危机传播机制

财政应急反应机制   依法处理机制

物资保障机制

四、危机传播机制之公关内部关系管理

1、培养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的理念,学会同一个声音说话

2、永远传达与自己组织核心定位相关的信息。 坚守职业底线、坚守舆论承受底线。    

五、媒体关系的法则:

一是不争不吵——

媒体最后说话的权力,即“但是”;

媒体喜欢“吵”带来的效果。

二是永远感谢——

感谢媒体带来的机会:说明真相、表达承担责任的勇气及解决问题能力。

三是区别运用——

网络要快、平面媒体要深、电视要设计画面。

六、舆论的特殊规律:

一是舆论要说法——

说法比事实还重要、说法一般需要先给态度再给事实甚至不必急于给事实。

二是舆论同情弱者——

道德、法律、舆论都是同情弱者的;一是学会示弱,二是淡化强势行为,即使是合理、合法。

三是舆论善变——

不断地提供新的信息来淡化、强化或转化不同的舆论趋势。      

七、危机时面对的七种情况:

震惊;       外部压力的增加(歪曲、谣言);

信息不足;  内部压力的困挠;

事态扩大;  恐慌;

失去控制;

八、危机沟通(媒体应对)的二大原则:

1、不要在灾难发生时保持沉默,快速、频繁地发布信息;

2、始终忠于事实,反复强调组织的立场与观点。   

九、危机沟通前需要回答的问题接受媒体采访能获得什么?

接受采访会有什么风险?

企业希望传达的信息能否传达出去?

该媒体的目标公众值得组织如此关注吗?

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对接受采访会有何反应?

企业需要更多地考虑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,还是更需要公众对事件的兴趣?

有没有比接受采访更好的办法?

十、危机传播中的八个不要:

不要推测危机的后果;

不要使用行话;

不要推卸责任;

不要对记者说“无可奉告”;

不要发布不准确的消息;

不要抱怨同事或领导以前的做法;

不要指责临阵脱逃的同事;

如果没有什么可隐瞒的,不要采取低姿态。

授课讲师

熊老师


危机管理资深专家

浙江大学公共关系学教授,浙大“四大名嘴”之一。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理事,政府公共管理方面的资深专家,长期从事公共关系学、公共危机管理研究。编著了《公共关系学》、《公关伦理学》等多本专业教材。熊教授曾为浙江省人大等上百家政府部门、企事业单位作过上百场专题讲座。熊教授经常受邀在各大高校以及各市区局等政府部门授课。熊卫平教授演讲行云流水、驾轻就熟,论述旁征博引、深入浅出,案例翔实丰富、分析透彻,学员们一致好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