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开课计划
城市 | 天数 | 价格 | 1月 | 2月 | 3月 | 4月 | 5月 | 6月 | 7月 | 8月 | 9月 | 10月 | 11月 | 12月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上海 | 2 | 4680 | 17-18 |
课程大纲
课程大纲:
一、VEVA基本原理及核心概念
1.制造业关于降本的现状和困局
案例启示:五百强欧企产品通过VEVA实现降本29%,销量连年攀升,成功超越现状摆脱困局
2.VEVA发展历史及核心概念。
3.什么是VEVA?(价值,功能,成本三者关系)
4.为什么推行VEVA?(车企降本的60%源于VEVA)
5.VEVA和传统降本的主要区别
6.VEVA产品对象选择六原则
7.如何建立VEVA团队?
8.如何组织开展VEVA?
9.学员企业VEVA产品或模拟VEVA产品介绍
二、第1阶段-准备阶段
1.VEVA对象产品选择
2.管理层,内部利益相关者分析
3.目标设定
4.跨部门团队建立及管理
案例:如何通过“检查清单”做好VEVA准备工作
三、第2阶段-信息阶段
1.VOC(用户的声音)了解客户关注的性能参数,期望功能,得到产品CTQ(工具一:VOC)
2.雷达图产生新产品迭代改进方案,竞品性能分析 (工具二:雷达图)
3.如何组织有效的拆解分析逆向工程工作坊? (工具三:竞品分析)
4.成本动因分析
5.汽车KANO模型
案例1:产品VOC
案例2:雷达图展示苹果手机成功策略
实战演练:学员企业产品的雷达图性能分析
四、第3阶段-功能阶段
1.功能定义,常用“主动动词+可数名词”功能定义清单
2.功能分类, 功能的主要类别(基本功能,辅助功能)
3.功能整理,如何绘制功能成本矩阵 (工具四:功能成本矩阵)
4.功能成本分析,建立功能成本矩阵图,思考如何“物美价廉”,避免超规格设计
案例1:航空餐具套装功能分析,消除不必要功能产生40%降本
实战演练:学员企业产品的功能成本分析
五、第4阶段-构思阶段
1.七步法产生新替代方案
2.优化产品设计的主要抓手
3.如何开展创新研讨会
4.传统的头脑风暴和635创新清单法
案例:500强欧美电子企业产品功能创新降本50%
六、第5阶段-评估阶段:
1.DFMA(面向制造和装配设计) (工具五:DFMA)
2.目标成本法介绍 (工具六:目标成本法)
3.目标成本达成评估
4.五步法完成新点子方案评估(经济性,技术性,时限性)
案例1:如何通过DFMA减少零件数量,提高可制造性和满足易装配性,三个问题启发及案例分享
案例2:美国家电巨头惠而浦新产品目标成本法应用案例
七、第6、7、8阶段-开发,演示,实施阶段
1.TCO(总拥有成本)成本模型 (工具七:TCO)
2.如何产生新替代方案
3.如何开发,演示新替代方案
4.如何通过成熟度漏斗推动新点子方案实施
案例1:通过《新方案决策表》开发,演示新方案
案例2:如何通过包装材料成本模型实现20%技术降本
八、采购如何帮助企业有效推行VEVA
1.采购如何推动技术降本?
案例1:高科技民企采购利用VEVA主导技术降本20%
2.企业VEVA团队的组织架构及矩阵式管理模式
3.企业如何判断VEVA成果指标
4.企业VEVA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案
5.配套激励体系
案例2:外企采购主导,激励民企供应商技术降本案例
授课讲师
项老师
多次深入企业主导VEVA工作坊,指导美的,青岛高测,凯耀照明,南孚电池(两 次),三一重工(五次),重庆百亚等企业VEVA工作坊,已帮助企业产生上亿元降本方案
原飞利浦高级采购成本顾问:
飞利浦”DfX 三年降本10亿欧元”项目核心团队成员;
DfX(卓越设计)&VEVA(价值工程/价值分析)&成本模型培训师;
全球DfX&VEVA&成本模型专家认证导师
原惠而浦高级目标成本分析师:
-惠而浦“四年降本10亿美元”项目团队成员;
-协助国际价值工程协会专家开展VEVA工作坊
《VEVA价值提升-跨部门协同技术降本》国家版权局作品登记
13年成本模型支持研发设计成本优化,支持采购降本谈判经验,熟悉各品类成本结构
10年大型港企项目团队管理
【授课风格】
深入浅出:内容结合实操案例,让晦涩的理论,明白易学
逻辑性强:步骤清晰明了,善于提炼总结,突出重点
成果产出:学员带着自己的案例及团队参课,老师现场指导,直接产出实施方案
【学员反馈】
民企老总:“通过VEVA工作坊,不仅使新产品实现了客户期望的功能和目标成本,更提高了项目团队的个人能力,我们可以在所有新产品上推行VEVA”。
采购工程师:“VEVA的方法逻辑使我们和研发协同降本变成系统化、流程化,VEVA成为我们新产品开发流程的重要环节”。
研发工程师:“VEVA里面的‘一切成本都是为了功能’使我们在设计时除了考虑‘面向成本的设计’还要思考衡量产品甚至一个零件的价值,在产品设计时“第一次就做对”
【服务客户】
飞利浦、惠而浦、三一重工泵送事业部、三一起重机、美的集团、海信电器、高测股份、乐高、伟星股份、浩洋股份、林洋集团、南孚电池、新日股份、中广欧特斯、德兰明海、上海电气、徐工集团、中科大、奥克斯电器、凯耀照明等等